畢業后,我對于像百事可樂,可口可樂這樣的跨國企業求職,總是有一種不自覺的心理障礙,心想這些國際跨國公司中,畢業于清華大學,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必然是濟濟一堂,不會有我的立足之地。所以,大學畢業后便把華為、聯想、海爾等國內知名企業,作為剛剛走上社會崗位的首選目標,當然這與任正非、柳傳志、張瑞敏等傳奇式人物早已成為大部份大學生的心中偶像不無關系。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,我終于與另一位畢業于深圳大學的高中同學一起,過五關斬六將,走進了深圳華為公司,并很快成為儲備干部。本來正雄心勃勃,摩拳擦掌準備在華為企業實現心中的理想,但不久才又發現華為企業的大部份新進員工也都是畢業于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的高材生。有一位基層干部甚至還告訴我,華為公司的高層最器重畢業于清華的大學生!
經過近一年的左沖右突,處處碰壁之后。有一位老員工告訴我一條“錦囊妙計”:要想在華為出人頭地,必須有辦法引起公司高層的注意,而唯一的辦法,是給他們寫信。
經過幾天幾夜的醞釀,直接寫給公司高層的一封信終于出爐了,信中根據我一年來在企業的所感所悟,洋洋數千言,大談特談經營戰略、經營模式、體制改革、資本運營,甚至是高舉民族品牌、傳統文化等大旗,大談特談經營智慧與世界500強。終于信發出去了,我也松了一口氣,剩下來的便是等待時來運轉的重用機遇。殊不料等了幾個月,好似石沉大海,渺無音訊,最后等來了我的一位畢業于深圳大學的高中同學一句勸告:“很多年前,有一位剛剛進入華為公司大學生,就曾給任正非總裁寫過一封信,大談特談經營決策與體制改革的建議,不但得不到華為高層的認可,任正非還在批復中嚴斥道:‘此人好高騖遠,不可留用’。雖是傳言,但大部份華為職員都知道此事。”我聽完此話,頓時感到光明的前途又變成漆黑一片。
終于我離開了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高材生擠得水泄不通的華為企業,把廣東的中小型企業作為我放飛理想的落腳點。
然而,經過幾年的左右碰壁,我才發現:那些缺少清華北大高材生的中小型企業,也并不像我原先想象的那樣容易出人頭地。在一次同學聚會上,我才終于發現那些畢業于深圳大學、中山大學以及廈門大學的占據了很多企業的領導崗位,其中出類拔萃的企業高管也不乏只有高中文化背景的職員。特別是在南通北洋企業的近兩年時間里,因為曾經在總裁辦公室工作過,讓我有機會接觸總裁,讓我有機會用一種全新的視覺來重新審視名牌大學與“社會大學”的關系。尤其是前幾年南通北洋企業的幾次重大經營戰略調整與人事變革,讓我意識到:不管你是畢業于清華大學生、北京大學、還是中山大學、廈門大學,從學校學到的只是基礎理論,一切都還得從實際出發,從實踐出發。
南通北洋企業的總裁經常告訴我們: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,缺乏學歷背景,又不善理論學習,固然要被時代淘汰,但是緊抱著名牌大學的名牌學歷,而不肯深入實踐,從實踐中去磨煉自己,同樣要被社會遺棄。信息源:免費招聘網_www.rcxx.com_淘才招聘網信息源:免費人才網_www.rcxx.com_淘才招聘網
信息源:免費發布招聘信息_www.rcxx.com_免費招聘網
